pod使用isi块存储(pod init)
原标题:pod使用isi块存储(pod init)
导读:
什么是数据中心pod1、数据中心Pod是数据中心设计中的一种模块化解决方案。它将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等硬件资源以及相关的电源和冷却系统封装在一个...
什么是数据中心Pod
1、数据中心POD是数据中心设计中的一种模块化解决方案。它将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等硬件资源以及相关的电源和冷却系统封装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以下是数据中心pod的一些关键特点: 模块化设计 Pod内部集成了多个服务器机架、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这些设备按照预设的配置进行集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功能完善的模块。
2、DC:(Data center)数据中心, 是一个物理上的概念 ,指一个物理空间(比如机房)里服务器、网络、存储等设备的集合,实现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和管理。
3、不是,POD是IBM针对IT机房颗粒度提出的可快速部署、可复制、操作性强的架构模型,是一个英文缩写,Performance 性能,Optimize优化,DatACEnter数据中心,连起来就是“性能优化的数据中心”。基于标准化设施的最佳实践,每个POD内IT部分包含的5000台服务器,分属到200个机架。
什么是ReadWriteMany?
ReadWriteMany (RWX) 是一种 kubernetes 中持久化存储卷的访问模式。在 Kubernetes 体系内,针对每一个持久化存储卷(Persistent Volume),都有三种访问方式:ReadWriteOnce(RWO)、ReadOnlyMany(ROX)和ReadWriteMany(RWX)。
焱融YRCloudFile是一款专为容器场景设计的高性能分布式文件存储,具备支持ReadWriteMany读写模式的能力。通过统一管理共享目录和MySql数据库所需的存储目录,它提供了高可用的结构。在后续的文章中,将详细演示如何结合焱融容器存储,部署基于ReadWriteMany读写模式的应用,以实现高可靠和高可扩展的wordpress架构。
ReadWriteOnce :定义:RWO 模式表示存储卷可以被单个节点以读写方式挂载。工作机制:在 KuberneTES 中,当一个 Pod 需要访问 PV 时,如果 PV 的访问模式是 RWO,则该 PV 将被挂载到分配给该 Pod 的节点上,且仅该节点可以对其进行读写操作。应用场景:适用于需要独占存储资源的场景,如数据库等。
PV: 定义:PV是由Kubernetes管理员设置的存储资源,可以事先制备,或者使用存储类来动态制备。PV是集群资源,没有命名空间限制。 回收策略:包括Retain、Recycle和Delete。 访问策略:定义了PV的访问模式,如ReadWriteOnce、ReadOnlyMany、ReadWriteMany和ReadWriteOncePod。
PV具有不同的属性,如存储空间大小、访问模式(ReadWriteOnce、ReadOnlyMany、ReadWriteMany)等。pvc(PersistentVolumeClaim)PVC是用户对于存储资源的请求,类似于Pod消费node中的资源(CPU、内存等),PVC则是消费PV中的资源。PVC可以请求指定大小的存储空间以及读写模式。
k8s负载资源StatefulSet解析
在Kubernetes中,Statefulset提供了一种管理具有状态应用的高效方式,通过维护拓扑状态和存储状态确保应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它与deployment相比,为每个管理的Pod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启动顺序和唯一的网络标识,同时通过PV、PVC来维护存储状态。通过StatefulSet,我们能够实现应用的稳定部署和管理。
K8s负载资源StatefulSet解析: StatefulSet的定义与用途: 定义:StatefulSet是Kubernetes中用于管理具有状态的应用的一种控制器。 用途:与无状态应用相比,StatefulSet适用于需要实例之间有依赖关系、对启动顺序有要求,并且需要外部存储来维护状态的应用。
StatefulSet资源对象被引入以支持这类复杂需求,它类似于ReplicaSet,用于部署有状态应用,但具备Pod独立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同时可以处理Pod的启动顺序,为每个Pod设置唯一标识。
可以注意到statefulset资源pvc的创建是使用的voluMESClaimTemplates,会在俩个pod中分别创建一个资源互相隔离的pvc。在spec相比Deployment多了一个ServiceName配置,该值就是对应的headless service。
StatefulSet和Deployment作为常用的Kubernetes控制器(工作负载),分别用于管理有状态应用和无状态应用。StatefulSet专为部署有状态应用而设计,而Deployment则适用于无状态应用。在本期“云端跟我学”栏目中,我们将利用StatefulSet和Deployment为例,采用模块化的方式进行对比记忆,并揭示其背后的规律。
轻量级日志系统Loki原理简介和使用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轻量级日志系统Loki应运而生。Loki旨在简化度量和日志的切换成本,以提升异常事件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其架构设计充分考虑了成本效益,并在查询语言的易用性与复杂性之间取得了平衡。Loki的核心组件包括promtail、Loki服务器和Grafana等。
2、Grafana Lab的Loki部分集群数据显示,在过去7天内摄入了14TB的数据,而索引使用量仅为500MB。这证明了Loki在保持小索引方面的优势。因此,在使用Loki时,应尽量减少标签数量,避免高基数标签,合理利用低基数标签,并通过并行化查询和水平扩展来提高性能。
3、Loki 系统架构简单,主要由三个组件构成:Loki 作为主服务器负责存储和处理查询;Promtail 作为代理收集日志并发送给 Loki;Grafana 则提供可视化界面。原理分析 在 Loki 系统中,Promtail 收集日志并将其发送到 distributor 组件,Distributor 对日志流进行校验并分批并行发送至 Ingester。
4、Loki 日志系统是 Grafana Labs 团队开发的一款开源产品,旨在提供高效、高可用的多租户日志聚合解决方案。相较于 ELK 或 EFK 等传统的日志系统,Loki 以其易于安装、资源消耗低、水平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脱颖而出。